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

爭議甚多的高等研究園區開發計畫

(以下文章來自:http://blog.yam.com/Li50324/article/32703335)

科學園區新開發 踩煞車
2010-10-26
中國時報 李宗祐/台北報導
 面對科學園區作業基金負債超過一千三百億元,高雄和虎尾等園區土地閒置率高達四、五成,新竹生醫和宜蘭等園區開發牛步化,至今仍空蕩蕩,屢被抨擊為蚊子園區,國科會主委李羅權昨日在立法院公開宣示,既有園區土地還沒有用完前,不會再開發新的科學園區。

 聽到李羅權的政策宣示,立委蔣乃辛當場追問,「這個原則也包括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嗎?」李羅權尷尬地回應,在中興新村現址開發高等研究園區,已是政府既定政策(馬英九總統在競選時提出的愛台十二項建設政見之一,已由行政院核定),將依原訂計畫推動。

 蔣乃辛則不以為然地表示,國科會現有十三個科學園區總面積近四千四百六十公頃,還有多達一千四百公頃未開發,已開發土地仍有三百多公頃尚未出租,閒置率超過二成,為什麼還要開發那麼多科學園區?

 李羅權則堅守立場,不願鬆口表明放棄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開發計畫。但他坦言,科學園區作業基金負債已超過一千三百億元,要等到民國一百三十二年才能還清。為遏阻科學園區作業基金赤字持續擴大,決定在現有園區土地還沒有用完前,不再開發新的科學園區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中興新村變科學園區?別鬧了! 朱淑娟
2010.11.5

中興新村要變科學園區?讓外界相當錯愕。91日、1027日先後舉行兩次專案小組審查,會中環評委員強烈質疑其適當性,中科雖一再強調園區會兼顧中興新村特色,但也無法回答所謂「高等研究園區」是要研究什麼,兩次審查環評委員都建議「不予開發」,但南投縣政府請求再給機會,最後決議補件再審。

民國88年省府組織精簡後,省府所在地的中興新村,歷任行政院長都曾提出中興新村活化構想。從NGO總部、國際會議中心、文化藝術中心、農業生技園區但都止於構想階段。

中興新村活化要靠科學園區?

去年行政院又突然把中興新村的活化任務交給中科管理局,而中科的專長就是蓋科學園區,於是也不管中興新村的文化及歷史特色就提出「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開發計畫」(俗稱中科五期),據了解連中科都覺得這個任務「很特別」。

審查會中,環評委員要求中科應提出替代方案,但這個案子是先指定地點(中興新村),跟其他科學園區「先有產業規畫再選址」不同,中科只能回答:「如果以其他地點替代,則無法使中興新村注入活化新生命力」。(筆者注:文創觀光產業可為中興新村注入活化新生命力,應由文建會來做,而不是中科。)

依規劃,高等研究園區面積261公頃,屬於中興新村都市計畫706公頃範圍的一部份(如果高等園區只要261公頃,為何需要都市計畫706公頃?而且還分南、北兩區域?)分為北核心區15.81公頃(實際研發區9.12公頃、南核心區49.43公頃(實際研發區28.58公頃)

中科管理局強調要引進「具前瞻性、無汙染之虞的高科技研發機構」。預計要進駐的包括工趼院、資策會、其他都還沒確定。

工業區閒置多 還要開新園區?

台中生態學會顧問張豐年表示,應重新思考中興新村是否有必要設科技園區,中科在大雅地區已經有育成中心,而發展研究園區應與量產結合才符合經濟效益。而且工研院等單位都已經有自己的研究中心,為什麼非要來這裡不可

高等園區開發面積261公頃,但實際利用面積不大,未來如不量產如何維持?現在說做研究中心,如何保證未來不會變成量產基地

他要求應審慎思考中興新村這個具有台灣戰後社會、經濟、文化歷史高度意義的地點應做何種使用。應提出替代方案,以及高等園區到別處設置的替代方案。

8
31日環評大會通過中科三期七星基地案,留下許多爭議。張豐年今天對環評委員說:希望環評委員鼓起勇氣,該講的話要講,「因為全國民眾都在看你,你的子女、學生、老天都在看你,相信老天也不會放過這種亂來的事情」。

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,全台工業區、科學園區閒置率達七成,但卻又不斷開發新的園區,她要求應針對科學園區、工業區進行政策環評再討論個案。

不符合文化資產保存原則

一位具文化資產專家的環評委員一開始就表明「不贊成設置」,因為從中興新村演替過程來看,做為「活的景觀區域保存」是最重要的考量,但開發卻要拆、或重建某些建築,並不符合文化資產保存原則。這個地點跟文化資產保存產生競合關係時,應優先考量文化資產法,因為文化資產法是特別法,優於一般法。

他表示,這個地區當初仿歐洲城市設計,與科學園區設置格格不入。而且中科提出進駐的包括工研院、資策會等都沒有急迫性要放在中興新村,中興新村保存了台灣大量文獻資料,該想的是如何把這個珍貴的資產好好保留下來。

他也呼籲國家應檢討土地利用,而且開發總是涉及土地徵收,如果沒有合理性、必要性,很難說服大家接受。

研究機構還是園區開發?

有委員質疑,究竟要引進產業還是研究機構?如果是引進研究機構,就不是科學園區的開發,而是文教機構。委員質疑,這個區域有斷層通過,是否適合做科學園區?而且何謂高等園區的研究類型沒有交代,如何評估汙染

請支持守護中興新村活動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.php?eid=19896222017288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